有读者问我,《大江大河3》相比较于《繁花》,是不是更能体现90年代,是不是更能学到点什么?

我很好奇地问,你要学什么?

这个读者回答,他要学习企业管理。

如果你真是为了学到点什么,是为了学习企业管理,那无论是宝总还是宋厂长,都是带着滤镜的。你通过他们,只能欣赏影视剧,不可能学到点什么。

因为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就是足够简单。任何东西一旦复杂了,需要思考了,就没法传播了。


01
任何时候,人们都不会
就当时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刻地讨论

前些天有好几个读者留言,说美国之所以无法禁枪的真正原因,是枪支军火集团为了他们的利益。

这个说法对不对?

当然是对的。

但是有没有意义?

没有。

任何绝对正确的东西,都没有信息含量的。

两个南方人,讨论兰州,说兰州之所以满大街牛肉面,是因为兰州牛肉利益集团的存在。

这句话对不对?

太对了,所以我说是废话。

如果你因为悟到了这么句废话,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,跑去兰州创业,卖猪肉面,指望自己变成兰州的猪肉利益集团。

你会亏得连姥姥都不认得。而且破产前还会仰天痛哭,为什么牛肉利益集团能做到的,我猪肉利益集团就不行呢…….

网民的智慧也是智慧,你能看到美国的枪支利益集团,能看到兰州的牛肉利益集团,恭喜你,你在网民里已经算聪明的了。

但这种聪明,也就看看电影电视剧行。现实生活中,没啥用的。

就像咱们读者问两部电视剧哪部能学习?

哪部也不值得学习。

因为任何时候,人们都不会就当时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刻地讨论,这是做不到的。

你不会和你的儿子深刻地剖析自己,不会剖析你的爸爸,不会剖析你的爷爷,不会的。

你有可能深刻剖析的,是隔壁老王家的爷爷。

明白我这意思么?

你的孩子如果要理解深刻的东西,是不可能通过你来做到的,他得通过隔壁老王。

所以如果你要学企业管理,你不用看这些,这些一定是用来消遣的,你只能去看隔壁老王。

比如,你可以看看日本的明治维新。


02
一件事情的过程一定是复杂的
绝对不会只是简单一句话概括

你不用去看日本的史料或者怎么怎么样,不需要的,你只要看我们作为邻居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研究,就已经足够深刻了,已经足够你成长了。

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说明治天皇要学欧美,然后一个农业国就转成工业国了?可不可能上下齐心这么简单一句话?

这种只是讲过程,一个过程的发生,一定是伴随着复杂的利益分配,以及各种团体的兴起。

明治要维新,第一件事就是动蛋糕,动了谁的蛋糕?动了整个武士阶层,包括各地藩主的蛋糕。

日本的农民是把粮食上交大名的,大名再分配给武士,于是武士和大名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。

各地的藩主大名和德川幕府之间也有人身依附关系,这是一个社会结构。

现在要打破过去的社会结构,就意味着藩主大名没有办法直接征收粮食,矿产,同时也意味着武士阶层集体下岗。

那这显然不是一句话的事情,兰州的牛肉利益集团也不是一句话就兴起了。

确切地说,是日本州岛西部以及九州岛的那些武士们,集体留洋,考察英美俄德各个国家,最后企图制定一套新的游戏制度。

那么这套新游戏下,谁说了算?谁留洋谁说了算,谁留洋谁被重新任命为管理层。而过去的传统武士,就会失业。

所以这是利益冲突,留洋武士和没留洋武士之间的冲突,大家争的是话语权。

最后的结果是战争,你看到很多漫画,描述明治维新时期武士,浪人斩的内容,这些都是在讲述那个时代的矛盾冲突。

打完了之后,拥有武器的留洋派控制了日本,整个武士阶层消失,大家被迫转型,要么去经商,成为后来的三井三菱财阀社团,要么去从政,进入文官体系。

在这个阶段,日本的下层是一无所知的。

种地的还是种地,他根本不会理解什么维新不维新,他无非当初粮食交给藩主大名,现在藩主大名没有了,粮食直接上缴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日本农民的负担更重了,因为两个需要。

一个是需要工业化筹措启动资金,无论是留洋武士还是传统武士,他们都不事生产,财富只能取自农民。

另一个是为工业化筹措劳动力,俗称失地农民,农民失去了土地,自然会转化成工厂的劳动力。

俗称出钱是你,出力的还是你。

这两件事都OK了,明治维新才开启马达,然后就是你知道的,日本人开始发动侵略了,无论对大清还是日俄战争。

俗称明治维新的本质就是先达成一致,然后让农民出钱,农民出力,最后农民亲自当兵,到处打打打。

这个过程,你通过了解明治维新的过程是可以初步理解创业的,如果你要做总经理的话。


03
对一件事感兴趣,要找现实的参照物
不要靠充满滤镜的电视剧

你开一家公司,不可能是为了员工如何如何,虽然马云都是这么讲,员工第一,顾客第二,资方第三。

但实际上真正执行的时候,不是这样的。

如果你去看繁花,或者看大江大河,你很容易把做生意理解成过家家。

宝总的朋友很多,女朋友也很多,他人也很仗义,今天帮帮张三,明天帮帮李四,后天张三李四都帮他。

所谓的商战就是宝总带着一群人,去打对方带着一群人。

但实际上,你通过了解明治维新也会清楚,日俄战争开打之前,日本自己走过多少路。

首先要明确一件事,就是往哪儿走。

我要做什么。

知道自己这家初创公司要做什么比具体怎么做更重要。

为此日本派出了过半的精英,去各个先发的工业国考察,去研究人家是怎么做的,以及哪部分自己可以抄,哪部分要改良要本土化。

那么接下来第二步就是怎么达成一致。

很多富二代接班失败,被媒体嘲笑成个人能力不足,实际上跟个人能力毛线关系都没有。

一家公司能够形成,能够运营,它一定是达成了某种平衡的。

日本存在了那么多年,一定有它的道理,农民交租给藩主大名,藩主大名给武士发工资,这种现存的结构就是平衡。

你要打破这种平衡,就得形成新平衡。

你动了别人的蛋糕可以,但是你动完蛋糕之后,一定是要达成新的分配方案的。

李自成为什么注定失败?从第一阶段就注定了。

闯王来了不纳粮,这就意味着他是一盘散沙。既然不纳粮,那组织结构怎么形成?没有组织结构,你怎么征召兵员呢?都靠个人主观能动性么?

那么你看我,我看你,都不主动,李自成焉能不败。

所以明治维新绝对不是说今年你不给武士纳粮了,明天你就吃饱了,你想太美了,没那好事儿。

创业也是一样的,你永远不可能拿出一个方案大家都满意,资方满意,客户满意,员工满意,这是不可能的。

你只能拿出一个方案,让大家都误以为自己会是那个被满意的。

明白不?误以为。

误以为,才有积极性,不满意,才有积极性。

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,都对现状满意了,就没有积极性了,公司也就不可能前进了。

人只有对现状不满,又误以为未来会满意,才会有动力。

一个优秀的企业家,一定是理解这个粗浅道理的。

你才能驾驭着资方,员工,客户,在不平衡的过程中又勉强维持平衡,你需要不平衡来产生动力,你需要平衡来做刹车,开车不能只有油门没有刹车。

所以我说,如果你对当老板这么感兴趣,随便找点啥做参照物都能明白,无论是隔壁老张还是隔壁老王。

唯独不要靠电视剧,包括所谓神剧,那些是消遣娱乐的。

    来源:
    [1] 《繁花》之后《大江大河》也大结局了(逆旅行人)